不敢轻言语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乱世小说luanshixs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【假如常胜将军常遇春没有英年早逝,那么朱元璋会不会把他也除掉?#历史#小知识#历史人物】
他是元末明初的常胜将军,朱元璋的三大帅才之一,参与了朱元璋发动的所有重大战役,立下无数战功。然而,天妒英才,他却在40岁时突然病逝,为后世留下了太多遗憾。
本期视频我们就来了解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划穿龙袍的将军——常遇春。如果他没有过早离世,在朱元璋铲除功臣时,他是否能善终呢?
常遇春出生于1330年,是今天安徽省bb市怀远县人。与朱元璋一样,他从小生活在一个贫苦家庭。
年少时,他不甘于现状,一边随人习武,一边打工挣钱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长大成人后,他学有所成。
元朝末年,社会的阶级矛盾愈发激烈,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各地匪寇甚是猖獗。常遇春无法忍受朝廷的腐败,于是投靠了土匪头子刘聚,做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。
没过多久,他便过上了小康生活,但他并不满足于此。他发现刘聚没有大志向,最多只是个不起眼的山大王,于是决定另寻明主。
当时,朱元璋所率领的起义军已经非常出名。常遇春便准备投身于他。为了避免再遇到像刘聚那样的人,他在投靠前多次暗中观察朱元璋,经过确认后才正式跟随他。
朱元璋也非常欣赏常遇春的武艺和为人。如果单论战斗力,常遇春在元末明初的所有名将里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人物。
自1359年开始,他组织骑兵作为先锋,每次冲阵都如入无人之境。他连续拿下了衢州、采石矶以及应天等富庶地区,这些重大战役的胜利为朱元璋之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陈友谅是当时割据势力中对朱元璋开拓事业的最大阻碍。1360年,陈友谅率军进攻池州,常遇春在城外设伏,以1万精兵夹击陈友谅。
结果,陈友谅的军队被斩杀万余人,3000多人被俘,陈友谅趁乱逃离。同年5月,陈友谅又组织数十万水军进攻应天,却被常遇春的3万伏兵击败,死伤惨重,溃不成军。
陈友谅正要退船撤兵时,又遇到江水落潮,100多艘巨型战船搁浅,陈友谅只能弃船逃跑。朱元璋不仅因常遇春的以少胜多而转危为安,还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。
三年后,陈友谅仍不甘心,以60万大军倾巢而出,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大决战。朱元璋乘船作战时突然搁浅,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趁机围攻。
在这危急时刻,常遇春挺身而出,一箭射伤张定边,并用自己的船撞击朱元璋的船舰,使其脱离搁浅之地。朱元璋方才脱离险境。
随后,常遇春利用小船的机动优势,快速靠近敌方船只并纵火烧船。陈友谅的大半兵士不是被烧死,就是落水而亡,两军的悬殊兵力差距瞬间逆转。
陈友谅见势不妙,掉头撤军,结果又被朱元璋绕后堵截,最终死于乱箭。朱元璋至此成为各方割据势力中最强的一方。
常遇春因功受伤。从1364年开始,他多次奉命北伐蒙古残军。他北上骁勇无敌,在1367年的襄阳大战中更是单骑突入敌阵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