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来的厉精勤政,大唐社稷慢慢好转,李世民偶尔还是自认为不错。

但虽说天下已定,但天下未安。

大唐虽说比之前战乱年代安稳不少,但这灾时不断,这肉也只能富贵人家吃的起。

寻常百姓的吃食都是以填饱肚子为目的………

李世民几人,除了程咬金之外,同时眉头微皱。

唐苏凡见这老李神态,还以为他不信,老神在在的吹了起来:“当然,若是能够成功,那可是能帮助大唐强盛的好事儿啊~”

这时候长孙无忌见这小子居然口气这么大,不由得皱着老眉插了一句话:“关乎大唐强盛?怎讲?”

唐苏凡看向长孙无忌,问道:“老李这位是……?”

李世民随口扯了个理由解释了一下:“哦,这乃跟着某跑生意的管事孙管事,也不是外人。”

唐苏凡笑着点了点头打了个招呼,长孙无忌正着神色继续问道:“唐小兄弟,虽说若是能让猪长得肥大,确实能稍解百姓疾苦,但为何与大唐强盛相关?”

这少年郎虽说可能才能不凡,但在他们几个面前大谈政事,口气还如此之大,颇有关公耍大刀之嫌了。

唐苏凡知道这话在这几人眼里可能确实有点大,但这么并非什么敏感问题,也就顺着聊了起来。

“老李,你好歹是跑关外的商人,听说过没不少官宦富商喜取食牛肉?”

“这……偶尔听言~”

说实话,久居深宫的李世民并不知道多少……

“而牛的价值自然不用我多说了吧?大唐初兴,耕牛可以说直接关乎了目前农业根基的发展,每损失一头耕牛,那得荒废多少地?”

“而且出了长安,天子远在,这禁法下阳奉阴违的人多了去了~”

“耕地荒废,百姓流离,必定是社稷之患!”

李世民眉头都快拧成结,沉声问道:“你的意思是大唐疆域还有不少人在暗中大肆屠宰耕牛?”

说罢李世民目光扫过几名肱骨,惊得几人小心脏一颤。

特别是程老流氓,此刻老实的很,乖的不能再乖……

随后转过头来:“某记得皇上元年便下令立法,严禁宰食耕牛啊!”

“唉,虽说在京畿道一代有长安看管,天子直令,稍微好点,但稍微偏远点的地方李二又能看到多少呢?”

唐苏凡大半年的游历以来,这种事情早已见惯了。

有人的地方就有装逼的存在,宰食耕牛,早就成了官宦贵族,富商巨贾体现身份地位一种心照不宣的手段了。

“既然如此,为何少有人报官呢?”

李世民开口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凌厉。

耕牛乃大唐农业的根基,怎能让这些小人乱来!

“这种现象出自于人心私欲,看的到,却难抓。”

“这样一来,耕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少,而百姓耕地的利用率更少,一年到头的吃食也少了。”

“而一旦出现味道没有腥臊的猪肉,百姓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肉食,而相比牛羊,食用猪一年便可以宰杀,并且能够宰上个一两百斤。”

“而平常喂养不过是需要些糟糠野草,成本也不高。”

“并且喂养家猪不似庄家,受到天时的影响也小很多,这样能够稳定每年百姓家里的食物基础保障……”

李世民的眉头一直都没有松缓下来,唐小子说的给了他很多反思。

而且,这养猪确实能令百姓的生活多上几分保障!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乱世小说【luanshixs.com】第一时间更新《大唐之第一逍遥王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鹰派大佬

鹰派大佬

红色十月
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,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,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,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;在百姓眼中,他是一个英雄,在他领导之下,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……
历史 全本 434万字
亮剑:我有一间小卖部

亮剑:我有一间小卖部

燕雀MKII
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,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。比如有啤酒、饮料、方便面,还有头油、发蜡、护发素,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。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,来了都是客,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。
历史 连载 346万字
崇祯重振大明

崇祯重振大明

凤凰北斗
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,重振大明朝的努力。以《崇祯长编》《崇祯实录》《酌中志》等为准,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。
历史 连载 138万字
非洲创业实录

非洲创业实录

恶的呃呃呃
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,眼看欧陆风云,大战将起,这欧陆不待也罢。东非圈地,移民开发,农业立根基,一步一个脚印,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。
历史 连载 34万字
北齐怪谈

北齐怪谈

历史系之狼
天保十年,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,自弹自唱,伴奏曲响起,怪诞,荒唐,恐怖,绝望且痛苦。这一年,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,故事便开始了。
历史 连载 216万字
承汉

承汉

会翻书的笔
当群雄落幕之时,谁来传承强汉之风!207年冬,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。一樵夫突然冲出,众人误以为刺客。自此,匡扶汉室的大业中,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。又名:《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》、《开局刺杀刘备》
历史 连载 24万字